中醫理論TCM theory
穴位的主治特點和規律
1.腧穴的主治特點
(1)近治作用 近治作用是指所有穴位(經穴、奇穴、阿是穴)都具有治療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鄰近組織、器官病癥的作用,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及”。例如肩井、肩髎、肩髃、肩貞等穴都位于肩關節周圍,這些穴即可治療肩臂痛等肩周疾??;再如腎俞、大腸俞、腰陽關等穴位于腰骶部,它們即可治療腰骶部的病癥,如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癥等。阿是穴均可治療所在部位局部的病痛。
(2)遠治作用 遠治作用是指腧穴(主要指經穴)具有治療其遠隔部位的臟腑、組織器官病癥的作用,即“經脈所過,主治所及”。如委中(在腘窩處)不僅能治療腘窩部位的病癥,還可治療腰背部的病癥。因委中屬足太陽膀胱經,膀胱經的循行部位經過腰背部,因此委中穴可治療其遠隔部位(腰背部)的組織、器官病癥,臨床上腰痛患者經??刹捎梦醒ㄎ蛔⑸浠蚍叛委?。如合谷(在手背部)不僅能治療手部的局部病癥,還能治療本經所過處的頸部和頭面部的病癥。
(3)特殊作用 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雙向的良性調整作用和相對的特殊治療作用。如天樞既可以止瀉治腹瀉,又可以通便治便秘;內關既可以抑制心動過速,又可以治療心動過緩,此為雙向的良性調整作用。又如大椎退熱、至陰矯正胎位等,此為相對的特殊治療作用。
2.腧穴的主治規律
(1)分經主治規律 分經主治是指某一經脈所屬的經穴均可治療該經循行部位及其相應臟腑的病癥。如手太陰肺經上的尺澤、孔最、列缺、魚際,既可分別治療循行部位的局部病癥,同時又都可以治療咳嗽、氣喘等肺系的病癥。足太陽膀胱經是“主筋所生病者”,故本經的腎俞、大腸俞、承扶、委中、承山、昆侖等穴擅長治療筋病,尤其是對腰突導致的腰腿痛效果理想,穴位注射時常選用這些穴位。
(2)分部主治規律 分部主治是指處于身體某一部位的腧穴均可治療該部位及某類病癥,即腧穴的分部主治與穴位的位置特點相關,這與近治作用相似。如膝關節周圍的穴位,以治療膝關節病癥為主,臨床上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穴位注射時就基本遵循此規律,常用注射穴位有鶴頂、內膝眼、犢鼻、血海、梁丘、陽陵泉、陰陵泉、阿是穴等。
了解經脈的主治特點和規律,對于穴位注射時的選穴、配穴具有指導意義。在臨床中,常采用近部與遠部、分經與分部選穴相結合的綜合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