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研究Modern research
藥物的作用特點
(一)藥物的特異性
有學者認為,穴位對注射的藥物有一定“辨識”作用,這可理解為藥物的歸經作用。藥物的性味與某些穴位具有特殊的親和力,即將此種藥物注入相應穴位時療效最優,這反映了穴位注射療法中藥物的特異性。有學者研究“足三里”穴注射不同藥物對小鼠扭體鎮痛作用的影響,結果表明,可樂定的鎮痛作用大于安乃近(解熱鎮痛藥),且兩藥均明顯優于注射B族維生素和蒸餾水。此外,汪幗斌等[47]觀察了穴位注射復方當歸注射液、丹參注射液、正清風痛寧注射液、蜂毒注射液,對佐劑性關節炎大鼠的鎮痛作用,取右側“足三里”、“昆侖”及雙側“腎俞”穴。結果顯示,4種藥物穴位注射均有療效,其中蜂毒注射液和復方當歸注射液在提高痛閾,降低炎癥局部組織5-羥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含量方面優于其他兩種注射液,提示穴位注射蜂毒注射液和復方當歸注射液對佐劑性關節炎鎮痛作用較好。
(二)藥物的高效性
大量研究資料表明,穴位注射時,藥物的藥效作用得到提高,從而顯示出藥效高效性。穴位注射的藥效高效性可以從兩方面來認識:第一,穴位注射的藥物劑量明顯低于肌內或靜脈注射,但療效卻基本相當。如有學者用單磷酸阿糖腺苷(Ara-AMP,肝細胞保護劑)分別對足三里、陽陵泉、三陰交進行穴位注射20mg,對照靜脈注射0.4g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盡管兩組劑量差異較大,但療效仍然相近。第二,穴位注射與肌內或靜脈注射的劑量相當,但前者療效明顯高于后兩者。如用彌可保1ml(含藥量500μg/ml)分別進行穴位注射和肌內注射治療頑固性面癱,結果顯示,穴位注射療效明顯。藥物的高效性與穴位的放大作用有關,也有學者指出穴位注射不是穴位與藥物作用的簡單疊加,而是通過機體的經絡系統,把二者作用最大限度地作用在機體上,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在穴位注射給藥途徑中,藥物或生物制品的作用得到一定程度的放大,這可能是由于穴位注射調整了機體的功能狀態,改變了機體對藥物的反應性,從而有利于藥物治療效能的發揮。